一路向南》《不丹是教室》:從李登輝的南向政策到李眉蓁的論文抄襲事件,看教育是一場永久的志業
一路向南 2020.08.07 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日前辭世,全國哀痛。「民主先生」在位12年期間,對於台灣貢獻卓著,尤其鑒於當時兩岸關係情勢,喊出「戒急用忍」,並推出南向政策帶領台商前進東南亞,分散風險。同時其任內也多次藉由「元首度假外交」,成功出訪東南亞非邦交國,包括:新加坡、印尼、泰國、菲律賓等,積極落實南向政策,大幅改善台灣與東南亞各國間關係。 2016年蔡英文政府上台,延續李登輝與陳水扁時期的南向政策,並將目標國由原先的東南亞與紐西蘭、澳洲等12國,特增加南亞6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尼泊爾、不丹,希望能增加台灣與南亞的雙邊關係。但這幾年下來,台灣與其他南亞國家之間的關係是否真有增溫?尤其是此篇文章中的不丹。 不丹雖然是名列新南向18個目標國之一,但若我們根據相關指標,可以發現其與其他17個目標國的相距甚遠。首先我們關注貿易方面,2019年台灣與不丹的貿易總額為130,540美元,只佔台灣與新南向國家貿易總額的(111,778,903,955美元)的0.0001%。其次在觀光方面,不丹於1974年開放旅遊後迄今仍禁止自由行,所有旅客皆須跟團,2019年國人至不丹的人數為8,926人,佔國人至新南向國家總數(3,213,462)的0.27%;同年不丹民眾至台灣為821人,佔新南向國家民眾至台灣總數(2,783,780)的0.02%。最後在雙向人才交流方面,107年不丹至台的留學生人數為12人,佔新南向國家來台學生總額(55,806)的0.02%。至於台灣至不丹留學人數則完全沒有任何的統計數字,個人預估應該是零或極少數。從這些數字來看,不丹對於台灣的關係輕如鴻毛,也突顯出不丹在新南向政策中所受到的忽略。 不丹雖然是名列新南向18個目標國之一,但若根據相關指標,可以發現其與其他17個目標國的相距甚遠。圖為不丹首都廷布一景。(REUTERS) 為此,本專欄特地介紹日前上映的不丹電影,希望可以讓更多的台灣民眾認識這一定聽過但卻相當陌生的一個國度。 炎炎夏日的7月,每日都在打破前一日的高溫,所以踏入了電影院觀賞真實故事改編的《不丹是教室》,希望電影能帶領感官到不丹「最高」學府,得以稍微一解酷熱。電影敘述男主角烏金(不丹創作歌手希拉布多吉飾演)擔任政府教職,缺乏教學熱忱的他每天渾渾噩噩度日,與他同住屋簷下的奶奶每天的叨念也無法改變他任何想法。爾後被教育部長召見...
留言
張貼留言
有什麼想法呢?歡迎留下~